
不少幼教同行常常嘆息自己的嗓子不如從前清脆、響亮了。的確,幼兒一天的生活需要在老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度過。幼兒教師不僅要細心地照顧幼兒的生活,負責他們的安全保健,而且要教育他們,既要發(fā)展他們的智力,又要培養(yǎng)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。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幼兒教師用語言和幼兒進行溝通、交流。從事幼教工作,比從事其他職業(yè)的用嗓頻率都要高,更容易出現(xiàn)用嗓不當或用嗓過度,造成聲音嘶啞、聲帶小結等嗓音疾病。因此,幼兒教師要善于
保護自己的嗓子。
通過調查多名教齡長的教師的實踐,得到以下的注意事項
1.建立并嚴格執(zhí)行合理的幼兒活動常規(guī)。
建立合理的常規(guī)是使幼兒的生活規(guī)律化、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動性、培養(yǎng)自主性和獨立性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。幼兒習慣了班級的常規(guī)之后,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做什么,不可以做什么,應該怎樣做,不應該怎樣做,從而使幼兒從他律走向了自律,生活顯得井然有序,教師就容易順利地引導幼兒從一種活動轉入另一種活動,也就不會出現(xiàn)集體活動中你擁我擠、進餐時打倒飯菜等不良現(xiàn)象。教師也不會費盡口舌。
2.運用體態(tài)語引導、啟發(fā)教育幼兒。
多口舌,達到保護嗓音的目的。
3.讓幼兒善于傾聽鈴鼓聲和琴聲。
琴聲來達到目的。
4.善于調節(jié)自己的情緒,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。
當然,也有許多教師有自己獨特的保護方式,以下是網(wǎng)絡上摘的一些不錯的保護方法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
專家們提出了如下建議:
1、大量喝水,避免飲用酒精和咖啡。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濕潤聲帶。
2、不要吸煙,即使是被動吸煙也應該避免,因為吸煙能夠明顯增加患喉癌的風險。
3、不要過度用嗓。不要尖叫不要在嘈雜的區(qū)域高聲講話。如果感覺嗓子發(fā)干或者說話嘶啞,那就停止講話。講話的聲音要保持正常,不要過高或過低,低聲講話對于保護嗓音來說也是不利的。
4、不要過多地清嗓子。因為當您作這種動作的時候,氣流就會猛烈地震動聲帶,從而損傷聲帶。如果您覺得喉嚨難受,那么就小口地飲水或是吞咽。但如果您必須不停地清嗓子,那就去找醫(yī)生檢查一下,也許是反流性疾病、過敏癥等疾病在作怪。
5、當您因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啞的時候,盡量不要講話。